JavaScript is required
Back

荒废?并在申请着

2025/08/14

26fall申请季8月中总结


很多时候焦虑是周围人带给我们的,一直告诫自己“要和自己比”,但看到同学已经有心有所属的offer或者很坚定的道路选择,还是会有一事无成的心酸,以及不知前路的焦虑。

大三的暑假对很多同学来说,是很充实且辛苦的,尤其是想要保研的同学,出国的同学,秋招的同学。每一类同学都可能有自己要做的工作以及不如意的情况,这样的现状对于还不知道未来要做什么自己尤其真实。

  • 想要保研的名次靠前的同学,一个夏令营接着一个夏令营的报名,一场夏令营一场夏令营的参加;
  • 想要考研的同学,一本书一本书的背,一道题一道题的过,背知识点;
  • 想要出国的同学,埋头学雅思,看招生情况,找中介或者自主择校,准备申请材料;
  • 想要工作的同学,准备简历,背八股文,刷算法题,打算投大厂。

至于我,一方面,我不想工作,也不想考研,又不太能保上研,所以我把目光投向了国外的申请制研究生。但是家里其实能给的支持会比较少,所以一直在自己刷小红书择校,看申请要求,准备资料,以及备考雅思。

我一直的梦校是KAUST,因为首先他的ms有津贴,而且免学费,其次这确实在计算机领域是一个不错的高校。但它申请时间是10月之后,所以现在也不是很着急的投它。

刚开始我想的是可以不用保研资格的一些国内外合作办校的港校,比如港科广的红鸟计划,所以投了它的挑战营,和提前批。但挑战营被拒,提前批目前还没消息(其实是算好消息了,因为这个是轮次制,所以没有直接拒信,很可能后续还有机会)。同时,港中文,港大的部份研究硕项目的提前批和夏令营我都报名了,无一例外的都被拒了🥹。

港中深授课硕拒信
港中深授课硕拒信
港科广红鸟挑战拒信
港科广红鸟挑战拒信
港大研究硕夏令营拒信
港大研究硕夏令营拒信
港中文研究硕拒信
港中文研究硕拒信
KAUST-VSRP拒信
KAUST-VSRP拒信

因为刚开始是觉得想走研究的道路的,所以都报的mphil,那后来又了解到授课硕,发现港新的授课硕士可以找本校导师做RA,再后续读博士,所以后面觉得可以接受msc,就报名了港中深的部份项目的授课硕士夏令营,结果也被拒了。

所以港校到现在就基本上告一段落,因为可以接受msc,所以就继续看了ntu和nus的授课硕士,然后在小红书上看到bar多高多高,其实还是觉得有点难,就大致了解了一下,打算10月份申请系统开了再申请。快被拒麻了之后,看到澳洲的学校,对92均分要求低,尤其是悉尼大学,只要申请,就下con,就申了一下,结果别人都是1周就下con了,我等了大约2周多,中间还补了一次材料。

悉尼大学con
悉尼大学con

当然拿到conoffer之后,觉得很开心,就有保底了嘛,然后就打算申个KAUST的VSRP,结果被拒。实际上已经没招了。

昨天晚上刷小红书,看到一堆美国全奖phd的帖子,说美国直博很普遍啥的,然后就连夜问gpt,我的bg能申的且不太用陶瓷的美国phd项目,结果给我来几个选项,ucr,ub-snuy,然后就找了个中介聊了一下,他说我的bg可以尝试东北大学,弗吉利亚理工,俄亥俄州里,普渡大学这一等级的,然后主要是陶瓷还有方向的匹配等问题。

其实聊完之后我就开始思考,我以前vrsp被拒或者不考虑澳洲mphil的原因,主要,我不算是一个勇敢的人。我不是很敢发陶瓷信,因为害怕不回复或者得到不想得到的回复。

其实不是不能尝试的,但还是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啥,每次都是不想干啥,所以不做,不想工作,所以找申请制的,不想陶瓷所以找授课制的。我觉得,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恐惧吧,因为确定自己是不是确定想读博,只能确定自己不是很想工作,所以很担心,毕竟就像中介说的,这属于一个人生的重大决策。,所以现在基本上还是在摆烂。

后续看看有没有比较感兴趣的方向试试套套吧,还是没兜底,人生的很多决策畏首畏尾,不可能完全依据个人喜好来的。